close

作者: 賴賢宗

(一) Sound Mandala (音聲曼陀羅)

mandala (曼陀羅) 來自梵語,是「圓」的意思,泛指圓周、圓軸或奇妙的圓形,後來也有「輪圓具足」、「壇城」,以及「修行場域」的涵義,也就是修持者所聚集的圓滿自足的場域。

自然界處處可見圓軸、圓周或奇妙的圓形,例如結晶、花朵、海潮、星雲等自然形成許多這樣的圖案。在萬物之中,在簡單的一片葉子、在礦物之結晶,乃致於在天文地象之中,複雜的生命結構總呈現混亂中的秩序與秩序中的混亂,而且是在存有的動力之瀰漫與貫穿之中。此中,結構與變易總在不斷的動態交流中,不易與變易可以用簡易的圖象加以表示,呈現為奇妙的動態圓形,這就是「曼陀羅」在大自然之中的表現。[1]

宗教體驗的修持方法運用了自然曼陀羅所蘊含的精神力量,並運用自己的宗教傳承的宗教體驗來加以轉化和提昇,則形成了不同宗教的千變萬化的宗教曼陀羅。又,心理學家榮格 (C. G. Jung) 以個體化的過程  (Individuation) 來理解「曼陀羅」的意義,榮格經歷中年危機並從而領悟到如何以靈性原則來發展和統整人格的各個面向,他以《太乙金華宗旨》一書所說的金丹大道作為自己曼陀羅體驗的印證,並對東西方不同靈性修持傳統與夢境詮釋的曼陀羅加以整合研究,這就使得曼陀羅的研究具有心理學、藝術治療、比較文化研究的意義。因此,曼陀羅具有自然曼陀羅、宗教傳統的曼陀羅、人文藝術的曼陀羅三層次的涵義。對於曼陀羅三層次的涵義,如何用曼陀羅以達成與個體化過程,下文再稍加展開。[2]

1. 自然曼陀羅。從象徵意義而言,圓形是宇宙整體之象徵。曼陀羅作為是宇宙整體之象徵,可以呈現為一葉一沙的小宇宙,也可以呈現為浩邈河漢的大宇宙,從其形式而言,一般所見的圓形中之四方,或四方中之圓形,在此形式中,一切即一,萬法如如。而外宇宙與心識世界之內宇宙相應相關,宇宙之道與集體潛意識之原型之間或說是法性與眾生自性之間有著交涉相應的關係。自然曼陀羅是潛意識曼陀羅之根源。

2. 宗教傳統的曼陀羅。最代表性的宗教曼陀羅是佛教密宗之曼陀羅。雖密宗各教派傳承之曼陀羅有許多差別,但以各式曼陀羅來作為觀想境界,以地水火風空之元素,以本尊與金剛法器等象徵法性佛性之核心與究竟圓滿境界等,其原理原則是相通的。在宗教方面,mandala (曼陀羅) 是東西方宗教信徒修行所運用的方法和致力達成的理想世界。宗教曼陀羅並不侷限在佛教密宗之曼陀羅;例如南傳佛教的基本修持除了安那般那的觀呼吸法門之外,就是在牆壁畫一黃色圓輪作為禪觀的對境,以之為界分別觀之初修,此一圓輪就是曼陀羅。廣義而言,與青黃赤白光明、地水火風四大等等色界元素相關的種種界分別觀皆是印度佛教的禪法本來就具有的曼陀羅法門,這些禪法被收集在天台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一書所討論的通明禪、十遍一切處的禪法之中。又,榮格在其《曼陀羅》一書中,第一頁引用老子《道德經》第21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禪宗、密宗的禪修思想與體驗傳統對於晚期榮格開展個體化過程的理論,影響甚大。就此而言,亞洲的這些修持法是一種曼陀羅法門。又,榮格曾經舉出西方煉金術的密契主義的靈修傳統,也以曼陀羅來統整四福音書的密契靈修。

3. 人文藝術的曼陀羅: 「曼陀羅」乃是美善的聚集,包含人文、藝術、宗教三個層面。人文藝術的曼陀羅乃是具足美與善的靈性的社區,是藝術的美與倫理的善之聚集。「曼陀羅」乃是圓軸或奇妙的圓形,所謂的「輪圓具足」、「壇城」的涵義,現在是指人文藝術所聚集的圓滿自足的場域。藝通於道,藝即是道。 

因此,曼陀羅具有自然曼陀羅、宗教傳統之曼陀羅、人文藝術曼陀羅三層次的涵義。心理學家榮格以個體化的過程來理解曼陀羅的意義,曼陀羅的三層次都包含在榮格所提示的個體化過程之中,也就是以靈性作為統整原則,來發展與統合人格的各個面向。曼陀羅與個體化過程,榮格以個體化的過程個體化過程理解曼陀羅的意義。個體曼陀羅的呈現與體驗,意味著對現前生命的澄清,對自己不同層次之心靈狀況與和諧秩序的尋找與聆聽。個體曼陀羅的藝術表現與體驗創造,藉此而修持種種禪觀,不僅是自我探索的方式,也是與宇宙整體的接觸。從而統合生命之完美與不完美的活在當下,尋求生命的創新與提昇之統整之道。 

「曼陀羅」乃是美善的聚集,包含自然、人文藝術、宗教三個層面。「音聲曼陀羅協會」由賴賢宗教授 (台北大學中文系) 2011年加以倡議與創辦,其前身乃是「佛曲禪修推廣中心」。「音聲曼陀羅」的教學起源於賴賢宗教授 (台北大學中文系) 2007年開始的體驗反思與相關課程活動。 

至於筆者這裡所說的「音聲曼陀羅」,則是指諸多從事人文音樂、靈性音樂的音樂人的集合,也是不同音樂類型的集合諸多音樂人和不同音樂類型的音樂境界,互相支持,相攝相入,此時的藝術境界就像mandala (曼陀羅) 梵語原意具有「圓」的意思,諸多從事人文音樂、靈性音樂的音樂人的集合,形成圓周、圓軸或奇妙圓形的曼陀羅,呈現「輪圓具足」、「壇城」的神聖境界。在此音聲曼陀羅」之中,吾人藉著音樂及其相關物,啟發動能,體驗不同的生命境界,開啟真理,在多重生命境界的相攝相入之中,激發靈感,跨界合作。

一般而言,曼陀羅」是造型性的,為何吾人可以確立「音聲曼陀羅」的理論內涵呢? 因為音樂具有在空間之中相攝相入的特色,在樂音的重疊激盪之中,發揮靈感,呈現境界,就此而言,音樂」確實具有曼陀羅」的特色。所以,一般而言,曼陀羅」是造型性的,甚至於在榮格的曼陀羅」理論之中,說曼陀羅」是「同時性」的。但是,就音樂境界而言,也就是說,樂音在時間當中的流衍而突破空間的限制,從而樂音精神突破時空限制,從而音樂精神創造了她獨特的精神境界,就此音樂精神境界的開顯而言,可以確立「音聲曼陀羅」之說。不論是從眼而觀,或是從耳而觀,就其境界而言,都是圓通法門,音樂法門也可以是「同時性」的,或者說,唯有領悟到這裡所說的音樂境界的「同時性」,才得以進入耳聞圓觀的圓通法門。

筆者目前以「志、情、理、願、心」來建構音聲曼陀羅」。樂曲的展開具備「志、情、理、願、心」的五個部分,藉此可以遊觀樂曲體驗境界的迴旋轉化,體驗樂曲的相攝相入的多重境界。在實踐上,從2007年四月至今,筆者已經以此一理論引導郭淑玲小姐從事「人文心曲」的創作約四百首,淑玲創作了《華梵大學》、《詩經》、《大學》、《中庸》、《論語》、《杜甫詩》、《王維詩》、《李商隱詩》、等……創作曲,現在正在多方面從事「人文心曲」的傳唱推廣工作。筆者和郭淑玲也一起創作了佛曲數十首,例如《藥師佛灌頂真言》、《觀世音菩薩心咒》、《玄奘大師》、《般若咒》、《大悲陀羅尼心咒》、《滅定業真言》、《本師釋迦牟尼佛心咒》……等。

樂曲的展開是人的實存體驗的一部分,不能脫離她的存在場域和文化流傳物,所以,樂曲的展開與她展開的場域所涵攝的生命境界、物性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也會有她相應的流傳人間的文本 (Text),得以互相參照,此中人格境界、文本的內涵、物性自然也包含「志、情、理、願、心」的五個部分,也都具備曼陀羅」的結構與動能曼陀羅」是遍在一切,廣攝一切存在的。樂曲的展開、人格境界、文本的內涵、物性自然也包含「志、情、理、願、心」的五個部分的展開的彼此之間的交涉,又可以激發出許多靈感與創意。

如此的音聲曼陀羅可以從事於當前教育界所重視的「生命教育」,曉雲法師所提倡的「覺之教育」為其中一例。音樂」直接呈現生命境界,可以歌,可以詠,運用此一措施,可以讓青年學子不致於覺得古聖先哲的生命境界太過於玄遠,而是化為可以親近的直觀境界。在「志、情、理、願、心」的五種生命境界的交涉之中,「音樂」的境界具有「曼陀羅」的同時性結構,可以讓人游觀其中,興觀群怨,涵養性情;也就是孔子的生命教育理論所說的「游於藝,成於樂」。

就音樂人集會的功能性而言,「音聲曼陀羅收集多元化的音樂,將更多聆聽樂音的選擇,提供給愛好音樂者,激發跨界合作的音樂創作。藉由音樂的陪伴,生命得以自由,得以成長。又,在音聲曼陀羅」中,愛好音樂的人得以發現更多面貌的音樂風格,發現音樂的文化相關物與精神境界。又,音聲曼陀羅收集音樂,不拘中外古今,老音樂、新音樂都是以好聲音為出發點。所謂的「好音樂」,是指真實面對生命的音樂,引起美與善的情懷,甚至讓人忘懷一切得失,達到生命的超越境界,藉以體驗生命之道的音樂。

就其內涵而說,「冥想作曲」、「音樂冥想」、「聲音禪修」、「跨界音樂創作」、「聲音工作的跨界合作」、「覺之教育」等都是「音聲曼陀羅」的重要內涵。

郭淑玲的「冥想作曲」是通過冥想,聽到秘密音聲而有的天啟,通天地靈性,接通遠古境界與天地奧秘,所創造的樂曲具有獨特性、深遠幽深。這樣的創作歷程是很獨特的,可以改變人類目前的唯物論的知識認知。

將來可以運用「曼陀羅」的共通的說法,來作為交流的平台,將繪畫、文學、音樂……整合起來,從事跨界藝術創作。「跨界音樂創作」、「聲音工作的跨界合作」的「跨界」,可以激發動能,擴大界域,促成創新,「跨界」的進路本身就具有曼陀羅的特質,或說「跨界」的進路運用到了曼陀羅的思想方法和體驗方法

   「音樂冥想」是藉已經創作出來的音樂而冥想,沉澱心情,培養性靈,例如基督教的聖樂。「聲音禪修」則是藉聲音而進行禪修的活動,例如佛教的梵唄等等。這些都是將來值得努力的工作項目。 

() 佛曲唱持的緣起                        

經過三十年的學習與研發,從2008年開始,賴賢宗陸續於臺灣的熏壽堂 (臺北市)、大華嚴寺 (新北市中和區)、丹道文化出版公司(臺北市)、自由出版社(新北市新店區)、養生主國際公司(臺北市)、佛曲禪修推廣中心 (新北市深坑區)、新水岸社區關懷中心 (新北市汐止區) 以及新竹台中等地,教授「佛曲唱持」、「道歌修煉」、「音聲之道」的人文藝術與靈性修持課程,並在中國大陸、臺灣、印度、泰國、歐洲各地推廣之。

「佛曲唱持」課程是以「聲音」爲道路,帶領吾人通往宇宙與人生的真善美愛聖。「佛曲唱持」包含「佛曲」的練習,「聲音之道」的「佛曲」的練習包含種種修練法訣於其中。「聲音之道」是藝術課程,也是修行課程。它是以藝術歌唱爲出發點,以禪修成賢成聖爲歸宿,以能量轉化、生命淨化的練習爲仲介。「佛曲禪修」課程包含「音樂」、「能量」、「禪修」三個環節,三環一體。 

佛曲唱持以人文藝術作爲平臺,強調「人間佛教」、「人生佛教」,乃是「菩薩禪」之法門,修持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的菩薩六度。淨化人心,服務社會。唱持佛曲,提升生命的正向能量: 喜悅、光明、慈悲、服務。修持「人生禪」,在人生的具體情境之中「自淨其意」,無相無念無住,圓通無礙,出入自在。 

佛曲唱持演唱者、音樂製作人、唱持課程創辦人: 賴賢宗。臺灣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博士,現任臺北大學中文系教授暨系主任、中文研究所所長。著有《佛教詮釋學》、《道家詮釋學》等書二十餘本。曾任臺北市丹道文化研究會理事長、現代佛教學會理事長、臺北大學東西哲學與詮釋學研究中心主任。近年來從事「人文心曲」的推廣,並在大華嚴寺、自由出版社等地從事「佛曲道曲唱持」教學。以「志情理願心」來建構「音樂曼陀羅」。樂曲的展開出自於人的實存體驗,不能脫離她的存在場域和文化流傳物,「人文心曲」使得「讀經」邁向「唱經」與「生命體驗的歌唱修持」的境界。個人資料參閱: 賴賢宗哲學宗教藝術雅集:  http://web.ntpu.edu.tw/~shlai/
 

「佛曲唱持」的「佛曲」由賴賢宗與郭淑玲共同作曲。作曲之後,由賴賢宗創立「佛曲唱持課程」,並傳授「佛曲唱持與生命成長課程」,以音樂爲平臺,以能量爲仲介,以禪修爲目標。並由賴賢宗領導工作團隊,製作完成佛曲唱持音樂CD、唱持網站、唱持部落格 (blog、博客)QQ、佛曲唱持電子書、佛曲唱持講義。

 


[1] 參考李燕蕙教授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的<曼陀羅舞與動中禪工作坊講義>,20064

[2] 底下關於曼陀羅的三個層次的討論,參考李燕蕙教授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的<曼陀羅舞與動中禪工作坊講義>,20064。繪畫曼陀羅運用於藝術治療與靈性修持,參見王慧珍 (Premal),<曼陀羅~內在的旅程>,課程&工作坊:曼陀羅心靈彩繪 (http://www.enlightcenter.com.tw/68-life-manda.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唱持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